cover_image

【张大千美术馆丨展讯】大千画派名家系列个展——“花甲花开”曾国武诗书画印作品展

四川福宝美术馆
2023年07月01日 02:20


    曾国武
图片




曾国武    字纪元,号山亭、元贞,堂号四空堂、正弘堂。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工作委员会委员

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金石印学委员会副主任

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专职书画师

内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汉安印社社长




图片


图片

作品集


图片



自序







          记得在童年很长的一段时光里,母亲除了绣花、纳鞋、裁剪,更多的时间总是在织布机上劳作。伴着织布机上经纬线纵横交合的节奏,送线的梭子在一排排棉线中往返穿行。每当夜深人静时,陪伴母亲的我总是倚靠在那台老式陈旧的织布机旁睡去……从孩提时光到今天的记忆中,十分惊叹当年坐在昏暗灯光下织布的母亲,是如何准确连接时时断线的线头让梭子不停飞舞,又在天明之际神奇地呈现出一整卷洁白的布匹。

         若干年后,每当我在宣纸上铺陈墨迹,母亲当年织布的情景会一次次浮现脑际:梭子“唰唰”齐声有韵,踏板“呱哒”铿锵有力!织布机声中,衰老了母亲,成长了儿子……叹光阴飞逝!当年陪伴母亲织布的儿子,已悄然步入雪染双鬓的季节。蓦然间又喜见花甲花开,花开四色……

        何为四色?诗书画印也。

        诗书画印乃中国传统文人画之重要元素,四者的融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自宋东坡到元赵松雪、王冕,越明清至二十世纪缶翁、白石等一大批丹青圣手,将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动荡变迁,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特别是当下西方的美学观念浸入传统审美的异化,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已非昔日之景象。我虽愚钝,且学浅粗识,却喜秦砖汉瓦、追唐风宋月……总想多承袭几分淳厚古韵、多留住几分雅韵遗风。为自己更为来者,努力践行做一颗恒心坚韧、厚古纳新的铺路石。因对传统艺术的顶礼膜拜,总抑制不住又难以名状欲述其心中之言。

        言诗,心有惶恐,虽有“诗无达诂,文无达诠”之说,然我之句何其能称之为诗焉?大多不过映景而为,映心景、画景、眼景,但景景难入其境也!虽有起承转合之句,但少入古达意之格。记得钱谦益有言:“古之为诗者,必有独立之性,旁出之情,偏诣之学,轮囷偪塞,偃蹇排奡,人之不能解而己不自喻者,然后其人始能为诗,而为之必工”。以此自省,其性其情其学自知乏其一二,更无排奡之弘力,奈何?皆散句也!然散句也罢!绝句、格律也罢!皆是笔尖上吐露的温存,是岁月里藏匿的欢愉与期许抑或有忧伤……人生有诗,恰如心中有月,信步绝尘,自会朗照一路清辉。

        言书,不敢妄言其道,倾力能略言其表。书法之源上溯于文字,字有形而书传神,形生意由意及人,神出玄机而化众妙之门。书法形神的统一,蕴含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回望四十余年的墨线历练,从无到有,从有到空,得意而忘形。对书法的认知遂又归于懵懂……从初识柳颜二公,一路走来……沐汉风、攀摩崖、叩石门、过西狭、拜毛公、谒杨淮、结伴广武……一路砥砺前行,只因有线在无限牵引……

        言画,当首言笔墨。笔墨载文心,文心承意象。何为意象?化万物而得心源方为意象。求意象当汇诗书印于其中,拜万象为宾客,发宇宙之洪荒。我之笔墨虽源于书印的动力,但尚处于形而下,仅三分意象七分表象矣。何故?原因有三:其一,乏天资,少才情;其二,涉猎宽泛,有勇猛但乏精进;其三,有觉悟,但乏学养。呜呼!路漫漫其修远兮!

        言印,心有十分真诚,但少七分胆气。明人韩敬有言:“篆刻一事,非小技也。窥六书之旨要,发金石之幽光,权其功用,与敷爻画像同具神灵,岂俗腕所可与哉”。回望习印的四十余载,思多获少,劳多得少,不知俗腕否?方寸之间托心中气象,刀石的碰撞似闻天外之声,刀刃与石屑的磨合,好似当年井下卧躺之煤巷……铁铲与煤块触碰发力的瞬间,皆有同样的快感!用铲之果断与用刀的干净利落是何其相似……气透刀、刀贯刃、刃无枉发……以有余之游刃,取象外之真神。

       诗书画印互为融通,她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精神,以及一个艺者应有之风骨。无论入世或出世,珍惜时光,供养丹青,足矣!人生留白不过片纸,精彩之处恰如点墨。这套诗书画印的合集成形,以及花甲花开诗书画印作品展,不过是一懵懂青年一路走来偶拾得的点滴粗陋,十分不足为道!

      我要敬述衷肠的是:六十年的人生时光,感恩天地阳光雨露的惠泽;感恩父母的呵护养育和家人的一路相伴;感恩四位先生的悉心培养;感恩历任领导的关心和奖掖;感恩同道的相互砥砺和关怀!感恩逆行菩萨的一路鞭策……感恩,再感恩!

      花开莫问结果,清净无相,自会听见佛的声音: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

                 岁在癸卯芒种国武于正弘堂




指导单位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


主办单位

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

内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内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张大千美术馆

张大千纪念馆 张大千博物馆

内江市书法家协会

内江书画院(张大千书画院)

内江市美术家协会

内江大千画派创研基地


协办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

中华传统书画文化研究院

内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

2023年6月29日-7月15日


展览地点

张大千美术馆

(内江市东兴区大千路66号)



图片

部分作品赏析




图片


《南无大智文殊菩萨》




图片


《护法尊者》




图片


《梦里空山》




图片


山尘绝空》




图片


《春酣》




图片


《真色压群芳》




图片


《钟馗嫁妹图》




图片


赞《广武将军碑》




图片


赵松雪《兰亭十三跋》其




图片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图片


黄山谷跋《东坡书寒食诗》




图片


《天工开物》下篇-珠玉句




图片


《江清寺古联》




图片


《八千岁为春》




图片


《黄钟大吕》




图片


《入其中如探龙藏》




图片


《永受嘉福》




图片


《蝶乱花飞》




图片


《花开见佛》




图片


《金刚经》




图片


《诗稿其一》




图片


《诗稿其二




图片


《诗稿其三


图片





END





编辑: 潘玉洲  郑红杨            

审稿: 陈广仁  曾国武            

审核杨清秀                      


图片

张大千美术馆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福宝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