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张兵武 吴仕原 江碧春合绘山水集

四川福宝美术馆
2023年11月02日 10:04
图片













图片

张兵武

男,成都人,1943年生。工程师。1963年入伍后曾保送武汉军事院校和重庆“西师”美术系(军班)深造。74年复转到成都市(城建科研院),曾参加成都市第一座人行天桥“未来号”方案设计和制模及三环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担任《交通工程》、《中国交通工程》杂志责任编辑。

九〇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后,又进“四川社大”山水研修班深造。先后从师蓝菊荪、黄纯尧、罗其鑫、李学仁等。曾任“东方书画艺术学校”副校长、“成都工艺美术学校”校长、以及“四川省书画函授学院”成都分院院长。80年代参加“教科文中心国画研究会”、“四川省书学学会”、“四川省青年篆刻研究会”、“成都市职工书画协会”等。《世界书画家经典》A卷、《世界名人录》A卷、《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2、《翰墨中国》2有录。




























图片

吴仕原

男,成都人,生于1944年。自幼喜爱绘画及音乐。工作之余,醉心于丹青,尤喜山水画,多年来孜孜以求,不曾懈怠,努力进取。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省,市美协会员。成都锦水书画院副院长。




























图片

江碧春

女,笔名江石,齋号虚静堂,四川成都人。中国花鸟画画家,兼习山水人物。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代名人书画社荣誉副社长、中国书画名人研究院院士、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创作中心终身荣誉教授、国际羲之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成都锦水书画院常务理事。四川省国防诗书画院常务理事等。

碧春作品重情趣,求意境,以物喻人,以景寄情,余味隽永,富有灵气与唯美诗意。作品数次参加国际、国内展览并多有奖获。1993的年曾在四川美术展览馆举办画展,省市电视台、电台、报刊均有报道。2004年9月四川卫视《文化多棱镜》又再次作了专题采访报道。

作品辑入《中国书画名家墨宝收藏指南》、《中国美术全集》、《世界美术集》、《世界美术家传》、《今日中国美术》、《强国丰碑》等数部辞典画集。作品被多家文博单位及法国、美国、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台湾等国际,国内友人收藏。出版有《江碧春工笔画艺术》、《江碧春作品选》,亦有多件作品被绣为蜀绣远销海内外。





























《张兵武、吴仕原、江碧春合绘山水册》记

邓代昆

白头犹作旧因缘。记不起佛在哪里曾说过:世间一切的来去聚散都是因缘。 

我与画家张兵武、吴仕原、江碧春三人相识之缘起当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即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四川分校之最蓬勃兴旺时期。此校确乎不凡,四川书画界后来的那些角出佼佼或呼或嘨的人物而出于此校者实属不乏。彼时,尚属青年的我,不知高低轻重,应聘受任为该校书法系主仼,于时也,三人正造器于此间。

此三人者,皆非等闲,出校后渊跃云翔,各奔前路,忙于事业。浮云一别后,流水四十年,从此云沉雁杳,音讯不闻,与我虽同属一城,而终究“萧郎”也。

近年来,乘网络之便,始乃时有听闻。数日前忽得张兵武微电,言三人有叙旧忆往之请,遂放下手中所有杂务,陶然应允,欣然往之。

乍到也,自然是青春白发,大叹流光,咨嗟喋喋。问候方定,继之茶语,忽东忽西,忽今忽古。偶及青春故事,著意处,则仿佛回梦南柯,情态飘然也。俄儿转锋艺术,每至认知合拍,意见一致处,则意气昂昂,抚掌击节,满室欢洽也。

话题既开,逐次深入,所言渐丰。由是知彼三人者数十年践盟联谊,砥砺前行,寒暑朝暮,未尝一日与艺术暌离也。

三人常年结伴写生,登高涉险,万里云征,风餐露宿,迹遍川巴云贵,令我叹赏久之也;

三人赐我个人画册,拜读一过,始悟彼辈成绩多多,建树赫赫,复令我肃然久之也;引至另室,满室画作,凡三十纸,都为三人合绘,尽写山水,烟水迷濛,峰峦秀逸,青绿可喜。今当付稿印发,释曰:非为钓誉,只为怡养自乐。此番话,高标清远,益令我感慨久之也。

三人请为序。不敢辞谢,记此数语以为应。



























留得青山常伴君

云中竹

青山峻岭常伴君,薄薄画册叙友情。

经过几年筹备,这本薄薄的画册终于要付印了。这其中凝聚着三位画友对书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也贯穿着三位画友近半个世纪的深深友情。

他们相识于风华正茂的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岁月沉淀,他们画艺日渐精进,友谊更加深厚。

因共同的爱好相识,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他们不忘初心,淡迫名利,一生耕耘,不问收获。为书画爱好坚持追求,从不言弃。

三人作画的共同观点是:

1 对书画热爱与执着。

2 作画要有生活气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3 因喜欢而画,淡迫名利。

4 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传达情感与观者沟通。

三年前,三人相约,共同作画,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选择目标是中国山水画。这三人就是画家吴仕原、张兵武、江碧春。经过酝酿,三人确定我们画的山水画必须要平民化,可看、可行、可居、可游,力争做到雅俗共赏。从传统的山水画出发,以现代的观感作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画的山水画基本上都是写生而来,他们坚持以大自然为师,《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是中国绘画中人尽皆知的名言。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来看,我国历代有成就、有创意的画家,他们的独特无一不是从师法造化中得来。

三人坚持写生,朽稿、定稿到完成作品,力争画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数量虽然不多,但每一幅作品都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几年的磨合中,你不会看出这是三人合作的作品,因为他们已经在心灵沟通和绘画技巧上完全融合了,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合而为一,只为了今生对艺术的热爱与共鸣。

他们的作品在大师们看来也许不成熟,不完美,没有那种大气磅礴的感染力,少了那种故弄玄虚的神秘感,但他们的山水画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接近大自然,是普通老百姓都看得懂的画。如果你能看到这本画册,你就可以在画中寻找到你似曾去过的景点,感受到优美、淳朴而又亲近的大自然,闻到山中那清新的气息,听到从山间潺潺流出的那熟悉又悦耳的泉水声,看到你走过的桥,你登过的弯弯曲曲的山道,郁郁葱葱的树木,林间的鸟语花香,还有那白云缭绕的小屋……。有大自然的清新,有人间的烟火气息,总之,这就够了。

画家们不在乎作画要有多么惊世骇俗,只要有意境、有倾诉、有思想。能够引起观者共鸣,这就是初心。

如今,三位画家都步入古稀之年,是书画艺术让他们聚在一起。虽然岁月沧桑了他们的容颜,但他们童心未泯,仍对书画艺术充满了热爱与追求。

如果这本薄薄的画册,能让你共鸣,就让这些青山绿水常伴你左右吧。

祝三位老人青山不老,艺术生命长青。


二零二二年立冬于蜀都虚静堂














艺术鉴赏



图片

蜀水碧山幽居

100cm×50cm

图片

山庄春色

68cm×134cm

图片

云南印像

100cm×53cm

图片

双瀑飞泉

100cm×53cm

图片

巴山蜀水

97cm×90cm

图片

双帆远影

99cm×50cm

图片

羌风(一)

100cm×50cm

图片

羌风(二)

100cm×50cm

图片

青山远黛多妩媚

100cm×50cm

图片

蜀山人家

100cm×50cm

图片

南国初夏

100cm×50cm

图片

蜀山如画

100cm×50cm

图片

山高水长

100cm×50cm

图片

蜀山初秋

100cm×50cm

图片

醉秋

100cm×50cm

图片

初秋

100cm×50cm

图片

南国清风

100cm×50cm

图片

云海

100cm×50cm

图片

山中处处有清泉

100cm×50cm

图片

羌风(三)

100cm×50cm

图片

羌风(四)

100cm×50cm

图片

100cm×50cm

图片

何处觅幽境

100cm×50cm

图片

不畏青山遮望眼

68cm×68cm

图片

静湖秋色

100cm×50cm

图片

青山绿水皆堪赏

68cm×134cm

图片

蜀水图

100cm×50cm

图片

秋晨

100cm×50cm

图片

山间云起

100cm×50cm

图片

幽居

100cm×50cm

图片

千里茑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70cm×138cm

图片

家在云深处

100cm×50cm

图片

山高水长

100cm×50cm

图片

双泉飞瀑

68cm×138cm

图片

天高云淡

100cm×50cm










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

四川福宝美术馆

图片
图片

抖音官方账号

(使用最新版抖音扫码)

四川福宝美术馆

图片
图片

官方微博账号

四川福宝美术馆

图片
图片

官方小程序

四川福宝美术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福宝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