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论杂谈
结缘陈明德
作者:魏杰 [2012/9/27] [点击 2929 次] |
 |
|
 |
|
|
|
|
|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
和川中篆刻名家明德兄是极有缘分的。
我们相识于一九九〇在西子湖畔举办的全国印社篆刻联展开幕式上,虽相互仰慕已久,但见面还是头一次,两张还显稚嫩的脸凝视对方,似曾相识,四只常握铁笔驰骋石头而带老茧的手紧握在一起,互道平安。
明德兄生于一九六一年长我一岁,但印龄长我可不只一岁,是地地道道的老兄。摆起龙门阵来,明德兄口若悬河,没有我插话的份。我还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包括治印的经验和川中的风土人情,那时我遵从少不入川的古训,认定四十岁以后再游四川,但听明德兄说川中男人们大都不干活,整天泡在茶馆里掏耳朵摆龙门阵,而女人长得又如何如何美貌,结果我迫不及待,第二年便去了四川,果然天府之国人间天堂。
无缘不相交。在西泠印社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又与明德兄双双加入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是印人心中的圣地,能加入西泠印社是一个篆刻家永恒的愿望和梦想,当时我们着实高兴了一把,在晚宴上我们又同就一桌,举杯共庆,相互勉励,自认为有些酒量的我再也抵不过明德兄拿茶杯半杯半杯地豪饮,真是有川中名士风范,好酒量! 正如明德兄所刻“真言多在酒后”一印,由此,我终于知道了他的一些创作状态,席间,明德兄耳语了我一些不让告诉别人的肺腑之言,好在我当时酒醉,今天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当时究竟说了些什么,所以不致泄了他的密。
在后来的四川、山东、陕西三省篆刻联展时,我们又会于济南,有了更多地接触,登泰山、拜孔庙,同览壮美的齐鲁山河,共泳其深厚的文化渊源。此行,我又从明德兄身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他的直言快语和豪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使我更加理解他命其书斋为“直心堂”的深刻含义。自此,齐鲁大地不仅留下了孔子的足迹及太多的故事,也留下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5.12地震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明德兄。打电话,不通,莫非有何不测?着实让我捏了把汗,两个多小时后接通电话才知人还平安,置于博古架上的精品印作却毁了一大半,明德兄在电话中说:“比起性命,一些印石算得了什么”。可是对视自己作品如生命的明德兄来说,这次劫难不亚于死了一回,死后的重生更为可贵。此后,明德兄的印便有了一个飞跃,有了那种大劫后的轻松和率真。难怪李刚田先生言其印曰:“陈明德印作内敛处透出心性的敏达虚和,奔放处显出气质的率真痛快”。此言不虚,真实地反映出了明德兄当前的创作状态。
明德兄已近天命之年,愿我的这位老兄在后五十年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到那时,我愿和他一壶酒、一杯茶地回忆我们曾有的点点滴滴。如此,岂不快哉。
魏 杰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四日于西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