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论杂谈
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
作者:向运江 [2015/4/22] [点击 2440 次] |
 |
|
 |
|
|
|
|
|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
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是其超以相外的写意精神,是传统美学的根本所在,有着独立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地位。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讲究在自然法则的统摄下,以平等互存的心态,处理其与大自然的融和与矛盾,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状态,所谓的“澄怀观道”、“返朴归真”,使人回归到自然本性和宇宙本质的内蕴中。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漫步》里说:“后来成为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基本境界的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也不外乎于静观寂照中,求返于自己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所以,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内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老、庄及禅,当然,这直接影响到了画家对其作品的构成思考和画面的技术处理,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而要充分显现其写意精神,就必须依赖其独有的笔墨语言系统,可以说,没有笔墨就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绘画,那种“笔墨等于零”的说法,不是为了发泄一股怨气就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无知,但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这个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画的笔墨并非简单的物理显现,它是艺术家灵魂的伸张与渲泄,所以,传统的中国绘画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画家如果不是用他的情绪来挥洒笔墨,制作出来的线条必定呆滞,画面难以鲜和,这样的绘画作品是毫无价值的,笔墨本身含有音乐般的韵味和旋律,它在平面的空间里流动,笔墨又是一个载体,是人同宇宙沟通与协调的载体,它承载的是人类精神,有了这个载体,人们的精神就可以象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而目前的大多数画家把绘画当着世俗功利,一味迎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其实就是 对自然法则的违背,自然,其作品肯定会被自然法则所淘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