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论杂谈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陈曦书篆艺术浅说
作者:谷卿 [2015/5/11] [点击 2416 次] |
 |
|
 |
|
|
|
|
|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
江浙一带颇多文艺人才,他们一心继袭高贵的文艺传统,自相砥砺,类相切磋,絪缊出浓郁的文化氛围。陈曦兄求学于南京艺院,从名师游,毕业后长居金坛,与南北艺坛多有往来,久而养成一股博达之气,这灌融到他的笔下,流淌出的便是苍而雅、豪而清、厉而淳的墨瀋。 今人论书艺,往往分为书家字、文人字、学者字云云,盖以技法、性情、格调之高下多寡为标准。陈曦的字,似乎不在这三者之间,我以为他的是侠客字。所谓侠客字,本非我的杜撰,明人袁宏道即言徐渭是“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陈曦的字远不如徐渭的狂傲,却有股绵裹铁的韧劲,是为“儒侠”。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看到陈曦的书印和他的人一样,敦稳大气,直截了当,朴茂峻拔,疏快爽朗。所作大篆颇传猎碣遗意,狂草能避时俗新风,因其笃志于古,故能严守规矩法度;又稍稍参以自家性情,下笔能生动灵快、呼喝风雷,自不待言。 陈曦的篆刻,已经形成非常鲜明的自家面目了。五、六年前,我就是以陈曦的一本线状篆刻集初识其艺,他的朱文乍看线条凌乱扭曲,细览则觉察出这“凌乱扭曲”背后是有着意的安排存焉;他的白文沉厚安详,却也不掩清旷傲世的骨鲠。单独看陈曦的篆刻,也许感到并不惊喜,但若将他的印和他的字结合来看,自会感到一种天然的圆融,不知这是“印从书出”还是“援书入印”的功效,或者书与印都只是陈曦本人这一主体的两类注脚而已。 我与陈曦兄交往,每每为他的深情所感。真率之人,往往言语无多,其所行践则直触人心。常见他抄写经文禅偈,对话间偶诵佛号,因知他亦为善信之士。所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执着的精神、悲悯的情怀、昵古的心境不仅没有让陈曦兄堕于红尘,反而使他的笔墨语言更加丰富,充满淋漓的情意与佛心。我尤其喜欢他的大字,嶙峋遒壮、骨气洞达,清凉殊胜、密力无上;若悬诸居所,或能袚除魑魅,垂降祯祥。 陈曦兄劬勤有加,不断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不为传诸后世,只为抒泄情性、感会风云,更或以之为体道的妙径。蹄筌在兹,言意莫辨,闲暇之时翻览兄之作品小集,但求会心一笑可也。
谷卿: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作家、文化批评人。现为中国青年文艺学会( 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 团体会员单位)副主席。著有《失语着行吟》、《赵朴初书法精神探论》、《檀屑集》等,主要从事转型时期中国文学与文化及其间关系的研究与批评。长期主持华语大学生人文思想平台 北斗网 “北斗荐书”特色栏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