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论杂谈
自悟透彻综翰墨
作者:向维果 [2015/7/11] [点击 2272 次] |
|
|
|
|
|
|
|
|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
孙仁杰,亦为人杰,中书协会员,淡薄名利致力于书法五十余年,在大半个世纪中饱经圈内历炼。早年即精于篆、隶、楷、行、草诸法则,自拜师蜀中大隐士李灏先生以来,更加奋发向上:翰墨书海纵横交错,寻古论今锲而不舍;势欲通达于契(甲骨)、简(牍)、铭(金文)、篆之能事之后,自悟透彻综合翰墨诸艺心得,称其为“战国文字”。 于是寻壑经丘,自立门户,别开生面,发聋振聩。 “战国文字” 据称是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之汉字统称。指春秋末年至秦统一以前,这段历史时期内,齐、燕、韩、赵、魏、楚、秦等各国曾使用过的一种古文字。它含有汉字在发展史中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的重要环节。然而从书写笔痕、法书意态、志趣取向、风格定位等等众多方面而论,尚缺乏甚多统辖。黄宾虹曾致力于古文字研究,从篆籀文字中提炼出了“参差离合,大小纠正,俯仰断续,肥瘦短长,齐而不齐”的内美价值观和审美观问题值得深思……孙仁杰的“战国文字”研究,异曲同工地将其小篆书写的单调用笔和呆板意识,尽量放到变化上。比如,契书刀笔的落起迹象;金文的阵式布置;秦楚简牍的错杂互动;行草笔法种种态势的纳入。仁杰对类似古文字形体的变革不拘泥形式,并以外形参差不齐,形态多端变化,蕴含不齐之齐等等。大巧若拙的神情与其对大美精神的领会,感之甚深,且有效地进行裁剪而纳入自己的书法之中。仁杰的“战国文字”不论为体、为用,并将多种文字笔法和结体融入大章法之內,可算是一种新思维、新书体,是某种端倪初露,已渐具容貌了。 今日书法岁月的要旨在于破壳出新,文字虽不敢妄为生造却也可借鉴植入,通常在隶书与篆刻中的结字运用,笔划也可适当增减、借用、贯通……挪移变換,可据悉实际,查理定律。孙仁杰的“战国文字” 正是在这类情况下摸索進行,借景抒情的。青铜器铭文是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早期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汉字发展的珍贵资料。楚简属战国时期竹简,其文字具有商周金文大篆向秦汉隶书转折期的风格。根据这些出土现况,使书家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了这些书法史料,明白得实缺欠,有根据有目标的去深入探索文字的更多知情,若字形的方、圆、长、扁、棱,诸多的外形参差,综合书写技能、变异法则不断考证调整,直至满意。孙仁杰的“战国文字” 能走到今天,已是成绩斐然了。 宾翁自谓 “妙悟一波三折,便是从钟鼎中来” 他说:“艺术上要想有所收获,一定要在鼎里面寻求。”何为鼎呢,它是青铜器中的最重要器皿,常铸刻有文字,这就叫钟鼎文,也称“金文” 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祭典、征伐、赐命、契约等,涉及到礼仪、制度、经济、文化、风俗诸多方面的记事铭文,青铜器上出现的这类字体和甲骨文相近,一般的铭文字数很少,都是古代氏族的族徽、人名等,如“妇好”之类。孙仁杰对这些微小细节的考证在于放开理念,证实书风根源。经过考査研究、实践书写反复其道,并撰文把自已新的认识与同行商榷交流,求真務实以达追求。仁杰的多篇考查论文:《曾侯乙编钟铭文书法随想》、《闲话战国田齐青铜器陈曼簠》 等多在各杂志、网络发表。可见孙仁杰先生对古文字研究,对战国文字的喜好,理论思考与法书研习早已铭刻其心,成绩影响于世。
2015.2 木邨 于云邻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