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论杂谈
岩彩的从容与担当 ——写在四川首届岩彩画·壁画开展前
作者:尉志坚 [2017/5/6] [点击 3722 次] |
|
|
|
|
|
|
|
|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
一千五百多年前!当敦煌的石工在砂砾上敲下第一声时,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声会震动世界。 一千五百多年前!当敦煌的画工在壁上画下第一笔时,他们也没有想到他们画出的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 这就是莫高窟。那个神秘的美丽石窟——中国丹青绘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色彩绘画的百科全书。 直至一百多年前那个特别的时候,被岁月和风沙埋藏的美丽与辉煌,终于被发现。 当这些富丽堂皇的艺术挟夹着屈辱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只有顶礼膜拜。 膜拜,是我们今人已经画不出这样伟大的作品,画不出这样伟大的作品是我们已经没有了那样从容的生活态度。 先哲说:艺术的重点不是外在的虚张声势,而是内在的气质。 岩彩画,自它出现便有了一种高贵、典雅、富丽从容的内在气质。 汉唐时,岩彩壁画的这种气质达到了高峰。即使岩彩从壁上走下进入纸本,绢本等卷轴的重彩画,也仍不失那种从容,这是在宋元以降的文人画或水墨画中所看不到的。 究其根由,也是源于人们在使用天然矿物颜料时所需的心态,更是绘画者内在气质的根本表达的不同。 我常在想,一千五百年前的敦煌画工们所绘的是当时精神气质的最高归属——佛教的题材,而佛教的核心命题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这样美丽高贵的天然色彩来表现这样的题材会有悖于佛教的精神吗?不会太着相吗?古人有话说五音令人耳聩,五色令人目盲,是说这五音五色会蒙蔽其相,让我们认不清自己的真实面目。而敦煌的画工们却用这些色彩娓娓讲述佛菩萨的修行故事,至今仍让我们感动不已。至此我也明白,敦煌的画工们其实也是修行,在那样的条件下能画出这样惊天动地的殿堂级壁画,没有从容的心态,高贵的精神是画不出来的。他们以色表相、相不着色、色不着相,一切皆在一切中,那份从容是我们今天的人不能想象的。 生发于壁画色彩一脉的岩彩画,自它出现便自有一种高贵、典雅、淡然、笃定的气质。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孕育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最深沉的智慧结晶。我们从古至今从不缺科技发明,惊天地泣鬼神的仓颉造字;凝聚着人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黄帝内经;周易及浑天仪、地动仪;四大发明及老子庄子的人文结晶。中华民族都把自己放在一个天地人的大循环系统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一切来于自然,一切又归于自然。正是如此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岩彩画自它一出现便是这种天人合一博大胸怀的绝妙结合体。 岩彩画的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华民族对自我认识与自然规律高度的统一中。 岩彩画的自然基础则是取之于自有地球以来亿万年的地质运动所形成的各种天然的岩石材料。 其实从有人类有画——岩画、帛画、漆画、壁画、蛋彩、重彩——以来,都是用天然矿石、岩石、土粉作为绘画材料,而只有这种来自天然的蕴含着自然能量和生命密码的矿物颜料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精神完美结合,成为绚丽多彩高贵典雅体现东方精神的岩彩壁画,我们相信这就是我们东方浪漫情怀的高贵体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这个时代的担当与气度。我们正处在一个中华民族强大富足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有大气象,大胸怀的气度。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家,更应从民族艺术的根源出发,创作符合时代气象的作品。而从传统壁画艺术中生发出来的岩彩画,便艺术地担当了这个时代气度的表现。这个气度便是面对全球经济高度发达中对民族文化吞噬中的自尊、自爱、自信和那份从容。 我们在岩彩画的本源——敦煌、克孜尔、麦积山、永乐宫乃至四川本土的新津观音寺壁画——中,看到的正是这种人文精神和这份从容。 经年累月岩洞里潮湿黑暗的绘画环境,没有让平凡的画工和高贵的画师们对他们绘制的壁画有一点懈怠之心。这就是我们今天高喊的工匠精神。对每一笔每一幅画负责,因为那是你生命的呈现。只有这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才能让你有那一份从容。而岩彩画,从一块自然中你心仪的石头,打磨成美丽的颜料,最后成为艺术家画面中的某一部分,需要的正是这种从容、淡定、安宁、自信,只有这样,当艺术家的自然生命在绘制过程中与自然的矿物颜料的生命密码和能量完美结合,艺术家的人文精神便自然地显现。这种显现便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时代的人文气息,时代的不朽艺术。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必然会有时代的烙印。 传承是我们的责任,创新是我们的灵魂,不光是绘画的技术技艺和技法,更是对中华文脉的传承和创新。重拾那份从容和担当,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是岩彩画家们的责任。 2017年4月15日于尚瀚岩彩画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