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书道传承 墨光四射——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25周年暨首届成都中青展
|
|
|
|
|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
为纪念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展示成都青年书法事业二十五年的书法创作成果,促进成都青年书法事业科学发展,3月8日,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青年联合会、成都市妇女联合会、成都市书法家协会、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暨首届成都中青展”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四川省各地市州、成都市广大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15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原成都市市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委员会副主任王荣轩,四川省军区参谋长张培敏,原成都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李兆林,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戴跃,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舒炯,成都市妇联副主席廖成珍,共青团成都市委统战部长、成都市青年联合会主席秘书长穆永涛及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开鑫、林峤、钟显金,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景岳,刘奇晋,原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谢季筠,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著名诗人周啸天,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杨琴笙、陈明德、冯跃国、赵安如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现任成都青年书协主席魏爱臣主持。
戴跃在致词中说,正值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中青展”也作为一道贺礼,如期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开展。成都青年书协的这25年来,书法界的前辈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深入接受传统,积极耕耘,创作了一批取法很高的书法作品呈现给大家。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他对这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希望青年书协在新一届书协班子的带领下,在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的领导下,团结成都市更多的青年书法爱好者和青年书法家,以青年人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精神,积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为四川省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舒炯代表成都市文联和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对本次展览的成功开幕表示了热烈祝贺。他回顾了1987年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的创建过程和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多种成绩。他说,在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成都市青年联合会的领导下,在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和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和各位前辈的指导下,成都市青年书协积极开展各种书法交流活动,举办过三届“蜀都青年书法大赛”、“全国首届青年国学理论研讨会”和“四川湖南青年书法学术交流展”等有较大影响力的书法活动。青年书协成立25年来,在广大的青年书法家和青年书法爱好者的努力下,产生了很多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与25年前相比,今天的成都书法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各位成员更加有活力、有朝气、有干劲。青年是联系过去的未来的纽带,希望青年书协要继承好的传统,团结成都地区热爱书法的青年,更多的开展书法交流活动,以弘扬书艺和提高广大书法爱好者的书艺水平为已任,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书写出更多的让老百姓满意的作品,为宏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老领导王荣轩也在讲话中回忆了1987年成都青年书协创办以来经常举办各类书法活动并亲自前往参加的情况。他深情忆起了因书法而与启功、刘正成等名家相交的经历和对自己学书的影响。他用自作诗勉励大家:“书法流派各千秋,白雪巴人数风流,艺术终归为大众,莫把支流作主流。”寄语青年书协的同志们要刻苦向前辈学习、向生活学习,兼收并蓄,努力达到艺术创作的最好状态,奉献出自己最精美的作品。 据了解,本次展览既是成都青年书协成立25周年的一次回顾展,也是首届成都中青展,成都本土青年书法家和四川各地市州广大青年书法才俊的积极响应,创作了自己的精品力作,共展出作品180件。四川省书坛的中坚力量戴跃、刘新德、洪厚甜、何开鑫、谢和平、林峤、文永生、吕金光等名家也以精美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他们对青年书法事业的关心、关怀和支持。 展览开幕之际,由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编的《墨光四射——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暨首届成都中青展》作品集在会上首发。 (文/图 赵立)
成都市青年书协主席魏爱臣陪同原成都市委书记王荣轩参观展览
嘉宾签到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戴跃(右三)参观展览,成都市青年书协主席魏爱臣(右二)、副主席李驫(右一)陪同
展览大厅之一隅
展览大厅之一隅
序言 书道传承 墨光四射 ——写在纪念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暨首届成都中青展之际 魏爱臣
锦江之水,源远流长。 我们沿着这条河上溯到岷江上游,不难发现古羌人沿着这条河逐渐向成都平原繁衍,数代传承,最终创造了无以伦比的金沙文明、三星堆文明乃至天府文明。 我们在沿着这条河伸展开去,就会发现历代的骚人墨客、政要商贾从锦江而出夔门,将魅力四射的天府文明,巴蜀文化传至荆楚、中原乃至全天下。 上苍似乎更垂爱四川,剑阁奇雄,峨眉毓秀,巴山曲径,锦水清涟,俊美的山水田园吸引了宗教文化与其融为一体,佛教主要道场和道教的发源之地促进了历代的人文文化长久不衰,使得高雅、清幽、洒脱、质朴、性灵等风格成为巴蜀文人的主要价值取向和特点。于是灿若星汉的文人进出于巴蜀和中原之间,这一行动一直持续至今都没有衰减,而这些文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始终都没有离开过翰墨书法。 在汉朝时期四川这块土地上,除了司马相如、杨雄等代表汉“赋”的文学水平外,那个时代四川境内的书法也极具代表性。2004年,在四川荥经县发现了最早在宋代记载的《何君阁道碑》,这一发现,不仅推翻了《开通褒斜道刻石》是现存出现最早的东汉摩崖刻石的论定,而且它对研究南丝绸之路以及古巴蜀范围的汉碑摩崖及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姑且把《褒斜道刻石》看成当今意义上的陕西部分,而实际意义它仍然属于古巴蜀范围。而今在四川发现的汉碑摩崖还远远不止于这一两种,这种传承还一直发挥着作用,汉代碑刻摩崖的价值在当代还影响深远,以至于当代研究汉碑摩崖的最代表性的人物何应辉就在成都。 纵观历史来看,号称天下前三甲的书法,前两件都属于山东琅琊人,天下第三的就是“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四川人苏东坡的《寒食帖》。书法艺术含有“形”和“神”两个方面,“形”是外在的,直观的;“神”是内在的、非直观的。苏东坡的“无法”就是 “有法”,是以神为主,形为辅来创作的。也许是受四川山水人文的影响,苏东坡一生崇尚在自然中抒写怀抱,好以儒释道糅而处世,“达”则儒家的入世思想占上风,“穷”则从佛、道中寻求解脱。他在《寒食帖》中写道“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年”,更加印证了他的“意”,人的思想精神境界,才是反映书法的最终面貌,他书法的信笔拈来正所谓“瓦注贤于黄金”。苏东坡的书法品位,影响了无数后来追随者,宋代最著名者就是黄庭坚,虽然他也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但是他的理论思想始终没有超过苏东坡,在书法的创作实践上也没有沿着苏东坡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而行。苏东坡的影响还依然延续到了当下,同样是四川人,无论在崇尚自然、佛道论教,还是思想作文、书法创作更体现了与苏东坡的一脉相承,甚至在行为上都颇与苏东坡相似,主张书法人文思想,性情表达,他就是当代书法最有代表性人物之一的刘正成,他虽然现在没有居住在成都,但却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 四川具有代表性的书法文人并没有在苏东坡这里就结束,书道传承依然继续。有清三百年间,学术文化潮流此起彼伏、风云激荡。清廷达官贵人崇尚帖学和馆阁体,使本是文人日常儒雅之趣的书法趋向于贵族书法和经院书法。中晚期后席卷清代书坛的碑学狂飙,碑学孕育着反对文化艺术贵族化和经院化的强烈“平民意识”。恰如康有为所指:“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己也。”正是这种思想力量在学术文化上的凸显与张扬,以及保路运动诱发的辛亥革命,再加之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化的“西南大迁徙”,从主客观上使四川成了一时的文化中心,使本就人文底蕴深厚的四川更加灿烂。于右任、马一浮、梁思成、徐悲鸿、齐白石等各界大师都与本土人物产生影响和交流。自赵熙以降,四川随之产生了郭沫若、巴金、李劼人、曾默躬、张大千、谢无量、刘孟伉、余中英、刘东父等众多文化巨匠。他们以其深厚的的碑学功底,对人文历史的深入研究,政治视野的广泛高度,与来川的社会各界的广泛交流,对苏轼的书学思想的继承,不但集历史和时代之大成,而且今天在成都还能直接找到他们的衣钵,钱来忠、张景岳、刘奇晋、谢季筠、蒲宏湘、舒炯等都是当今四川书坛的翘楚,他们都生活在“九天开出一成都”。 历史似乎特别钟情成都,“一年成邑,三年成都”以来,成都这个名字就没有被更改过。正是这个吸引和历代文人的传承,才有了当年走马锦城西,才有了门泊东吴万里船,才有了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风吹来满眼春,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书法热潮兴起,1987年,在共青团市委的领导下,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舒炯任主席,随后承办了“全国首届青年书学讨论会”,刘正成、何应辉、李刚田、黄惇、陈振濂等至今活跃在中国书坛的重要人物都出现在当年的研讨会上。 二十五年来,广大成都市书法热血青年以青年书协为平台,不断地传承先贤,探索追求,不少人活跃在四川乃至全国的书法舞台上。年前,我和袁碧秀老师在请成都市前市委书记王荣轩先生为我们成都青年书协及这次展览题字的时候,他给我谈了很多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的事情,对于青年书法他更是给予了由衷的关心和厚望,饱含深情地为我们题写了“远瞩”二字,畅快淋漓,一气呵成,不正是激励我们青年人做事情要正大气象、毫不犹豫、积极向上吗?我本以为王书记题写这一幅就可以了,哪敢奢求再写。结果他借用他老师启功先生的一幅对联,又为我们题写了一幅“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希望我们青年书法家们不仅要做学问,而且要深入研究学问,并做到灵活运用。而作文和书法的前提就是做人,“诚”,就是要诚实,求真,不弄虚作假。“平”,是指要有平和的心,要有真心,不作秀,不摆花架子,更不能浮躁。只要有“恒心”,就能写出一流的文章和创作出一流的书法,才能达到“书如其人”的人文合一的境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我们第五届成都青年书协,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当下各类书画团体中发展好自己,如何才能给广大青年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提供更好的舞台。可喜的是,去年,我们在长沙与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了“湖南四川青年书法学术交流展”,虽然还未在成都露面,但是网络媒体已广泛宣传,甚至有一些影响,我想这就是我们的良好开端吧。在本次纪念成都青年书协成立二十五周年活动的策划中,我们不停地在思考和追求,所谓穷则思变。于是乎在传统的基础上,我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定位,以泛成都的思维大力推进青年书法在成都和四川的发展。既然是青年人做的事情,我们又和舒炯老师研究,索性将此次展览拓展成首届成都中青展。筑巢引凤之举不仅得到了成都本土青年书法家的积极响应,还吸引了四川各地市州广大青年书法才俊纷纷拿出自己的精品力作,更为感动的是四川省书坛的中坚力量戴跃、刘新德、洪厚甜、何开鑫、谢和平、林峤、文永生、吕金光等,以实际行动体现他们对青年书法事业的情怀。既有老一辈书家融汇贯通的经典之作;又有中青年艺术家继承传统兼具创新之品,或浓墨重彩、或清新隽永,虽不能件件珠玑,却也是精彩纷呈。 我相信,这次成都青年书协主办的这个展览,必将为成都青年书法乃至四川青年书法注入新的活力。我在拜访四川大学著名学者、诗人周啸天先生时,他谈到,既然是这样一个青年书法的展览,何不用朱彝尊那句“墨光四射”作为主题,以示青年书法之朝气。 是以名曰:墨光四射。 是为序。
癸巳年正月十八魏爱臣草于双清草堂
|
|
|
|